VR虚拟仿真技术推进厦门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改革

XR数字创业分享 0
        思政课程建设是“三全育人”工作格局中的重要工程。加快构建高校思政工作体系,是具有战略性、全局性、系统性的举措。在“三全育人”总体工作格局下,教师队伍是育人的“主力军”,课程建设是育人的“主战场”,课堂教学是育人的“主渠道”。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将价值观引导寓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坚持育人与育才相统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课程思政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全面规划,循序渐进,以点带面,不断开创课程思政工作的良好局面。需要压紧压实教学单位课程思政建设的主体责任,激发全体教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主体活力,形成课程育人合力。
图1第一定律XR思政
        “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在新时代背景下,面对社会环境与学生群体的多元化与复杂性,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不断创新,以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
思政课建设必须因事而化。应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层剖析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鲜活实践确立为思政课教学的基本内容,要推动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观察世界,引导学生以宽广的世界视野在比较中明确是非与正误,需运用历史思维,将思政课教学厚植于中华文明史、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国共产党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引导学生牢固地树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思政课建设必须因时而进。新时代背景下提升思政课建设实效性,必须不断推进实践教学改革创新。其内容体系要紧跟时代步伐,紧密联系学生思想实际和身心发展特点,将国家大事、百姓所需、感人故事、身边典型融入“大思政”格局;要结合区域优势和地方特色,打造特色鲜明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组织应着眼于“行”,构建“第一课堂+校园第二课堂+社会第三课堂+网络第四课堂”的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学生网络学习→教师理论强化→学生实践深化→实践成果评比展示与评价反馈”的实践教学“四维”路径。

        思政课建设要做到因势而新。思政课教师“要让不同类型的学生都爱听爱学、听懂学会,需要做很多创造性工作。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多样化探索,通过多种方式实现教学目标。”科学的教学方法是连接主客体有效沟通的重要媒介,是提升思政课实效性、实现育人目标的基础。当前处于互联网时代,思政课教师要善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拓展思政课教学路径,以多种形式通过网络输出思政教育内容。
 
        当前思政建设还存在以下不足,这迫切需要我们进行思政课程改革:
图2思政教育当前不足
        改革是思政创新性的重要着力点,而用VR,AR,MR,AI等信息技术在思政课程建设成为一种新的探索途径。各大高校建立XR思政教育体验中心(不仅仅是马克思主义XR思政体验中心,更是其它专业XR思政的探索之路),不断深度融合人才培养实践体系,探索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载体、模式和工作机制创新,在全校范围内创建具有学院特色、以促进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品牌,增强思政教育时代感、吸引力和学生获得感,助力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课程思政的落地落实要依靠严谨科学的实践载体来实现,要把思政育人元素深度融入课堂教学实践全过程,真正让课程思政的目标要求严起来、教学体系强起来、内容供给实起来、手段方法活起来。而目前第一定律完善的XR虚拟仿真课程体系建设可以帮助各大高校在思政教育中做一些创新,以下是第一定律XR课程资源:
图3XR思政课程
        5G+VR技术与思政教学产业研究——第一定律思政的创新举措,不仅仅拥有高精度的画面呈现,也有丰富的人机交互体验,而且上升到系列化产品课程内容体系,运用5G以及信息技术VR,AR,AI等进行思政教学改革。在新时代,不断提高思政课质量和水平,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理念,在机制、体制和模式上寻求突破。据悉第一定律VR思政课程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长征系列,新时代系列等200+思政课程体系,近期又更新VR党史课程,党史课程总共分为不同的时期(XR党史发展里程碑,XR马克思主义在中国,XR新民主主义时期,XR社会主义时期,XR改革开放时期等五阶段上万平虚拟党史内容)来展示。第一定律助力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信息化,推动高校思政教育创新性改革新的突破。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